Сбор средств 15 Сентября 2024 – 1 Октября 2024 О сборе средств

费孝通与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

  • Main
  • 费孝通与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

费孝通与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

李友梅著, Li Youmei zhu = Fei Xiaotong and Chinese social changes in the 20th century / by Li Youmei, 李友梅, 1956-
Насколько вам понравилась эта книга?
Какого качества скаченный файл?
Скачайте книгу, чтобы оценить ее качество
Какого качества скаченные файлы?
1 (p0-1): 一 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乡村社区的研究——农村经济变迁、工业下乡与饥饿农民的出路
2 (p0-2): (一)革命与现代化受挫背景下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农村危机
2 (p0-3): 1.特定时代背景下革命与国家现代化的双重要求导致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变迁
5 (p0-4): 2.农村与农民的困境
7 (p0-5): 3.挽救“危亡”的努力与危机的日益深重
9 (p0-6): (二)理解社会变迁才能“救亡图存”
9 (p0-7): 1.以强国之心和富国之愿寻找国家和民族的内在生命力
11 (p0-8): 2.“文化”作为认识中国社会变迁的工具
13 (p0-9): 3.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变迁
17 (p0-10): (三)“社区研究”——在“田野调查”中探寻社会变迁的动力
17 (p0-11): 1.社区调查与类型研究
21 (p0-12): 2.对农村经济衰败的社会结构分析
25 (p0-13): (四)工业下乡与中国乡村经济变革的出路
25 (p0-14): 1.中国农村的出路在于中国工业的发达
26 (p0-15): 2.工业下乡与中国式工业化道路
30 (p0-16): 3.工业下乡与农村合作化工业的发展
34 (p0-17): 二 中国小城镇理论——“蓄水池”与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发展
35 (p0-18): (一)重启现代化的道路选择
35 (p0-19): 1.中国模式的现代化与农业化和农村的发展
39 (p0-20): 2.工业下乡、发展小城镇与中国模式的现代化
44 (p0-21): 3.现代化以农民富裕和农村城市化为依归
45 (p0-22): (二)小城镇——大问题
46 (p0-23): 1.亟待解决的社会困境——生产性社会与社会空间的一元化
50 (p0-24): 2.小城镇是突破一元计划空间、繁荣农村经济的有效载体
55 (p0-25): 3.小城镇是调节城乡人口的“蓄水库”
59 (p0-26): (三)中国农村经济的普遍繁荣与小城镇兴起的动力
59 (p0-27): 1.工业下乡与小城镇的发展
62 (p0-28): 2.寻找小城镇复兴与发展的动力
68 (p0-29): 3.找寻中国农村经济繁荣的“模式”
76 (p0-30): 三 对中国区域发展的研究——把握市机制、促进区域合作、走向共同富裕
77 (p0-31): (一)从把握“市场”进入区域发展的研究课题
78 (p0-32): 1.在计划体系中认识“市场”
82 (p0-33): 2.理解市场体制
87 (p0-34): 3.把握市场竞争中的主动权
90 (p0-35): 4.衔接“两张皮”——关注农民在市场中的能力获得
95 (p0-36): (二)寻找市场、为边区发展谋出路
95 (p0-37): 1.探索走向富裕的“内发性机制”
100 (p0-38): 2.寻找推动发展的外力——合作机制
105 (p0-39): (三)区域发展与“全国一盘棋”
105 (p0-40): 1.市场作为区域发展的“发动机”
109 (p0-41): 2.“全国一盘棋”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
115 (p0-42): 四 中国的社会结构与变迁——“差序格局”与“文化自觉”
116 (p0-43): (一)形成认识社会结构的分析纬度
116 (p0-44): 1.从布朗与马林诺夫斯基的争论中获得的启示
118 (p0-45): 2.回到涂尔干
121 (p0-46): (二)乡土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
127 (p0-47): (三)中华民族与全球性文化的“多元一体”格局
127 (p0-48): 1.中国社会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132 (p0-49): 2.世界一体与文化多元
135 (p0-50): (四)文化自觉与新世纪中华文化的定位
136 (p0-51): 1.社会实体与人之本位
140 (p0-52): 2.“差序格局”与中国的社会结构
146 (p0-53): 3.新世纪中华文化的定位
149 (p0-54): 五 建立面向中国实际的人民社会学——兼谈知识分子的“正气”与“志气”
150 (p0-55): (一)社区研究与社会学的中国化
150 (p0-56): 1.社会学走入中国
152 (p0-57): 2.社会学的中国时期
155 (p0-58): 3.乱世中的中国社区研究
161 (p0-59): (二)“从实求知”与“学以致用”——学科建设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服务于时代的发展
161 (p0-60): 1.在学科重建中确立学科发展方向
164 (p0-61): 2.在实践中确立研究方向
168 (p0-62): 3.随社会发展更新思维
172 (p0-63):…
Год:
2005
Издание:
2005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Язык:
Chinese
ISBN 10:
7810589261
ISBN 13:
9787810589260
Файл:
PDF, 7.69 MB
IPFS:
CID , CID Blake2b
Chinese, 2005
Скачать (pdf, 7.69 MB)
Выполняется конвертация в
Конвертация в не удалась